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发布: 2010-5-12 16:29 | 作者: 汪天民 | 来源: 信鸽365 | 查看: 127452

我对鸽眼、翔距的粗浅认识



    赛鸽归巢之谜在现代的高科技面前至今仍无定论,靠的是什么?是地球磁场、罗盘作用,是日落日出的基本感应,还是靠其固有的内在遗传因子,拥有的一双超乎寻常的令诸多鸽友们为之朝思暮想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恰如其分,赛鸽当然也不利外。但究竟什么样的眼睛为好,什么样的眼睛善飞什么样的距离,什么样的眼睛才能适应现今变幻莫测的气候变化;这几天中信‘鸽友沙龙’内各路豪杰们争执不休,各抒己见,在眼砂结构、面砂构成、眼志扣线、翔距诧异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感触颇深,令人回味。

    作为有着近二十年养鸽经验并愿为此不懈努力,甘愿“沦落”为鸽迷、鸽痴、鸽狂的我也确有感慨:想“骄阳似火,忙于棚舍内去污除垢,虽大汗淋漓仍心情舒畅;寒冬腊月,凝视冰雪间群鸽翻舞,虽凛冽风寒却春意盎然。”时的慨叹,还是想一吐为快,多有偏颇,还请函谅!

    撇开赛鸽翔归的其它内在因素,究竟什么样的眼睛为好,什么样的眼睛善飞什么样的距离?我比较赞成“眼睛要有灵性,看上去有一种‘通透神韵’之感”的说法(沙龙鸽友言)。如前所言之“眼睛是心灵之窗”一样,无论竞翔翔距、气候状况、放飞条件如何,赛鸽的整双眼睛看上去一定不能呆坂、毫无光泽,一定要有灵性、清爽、富有朝气。

    单就中短翔距赛鸽眼睛而言,窃以为,之一,底砂要鲜亮、鲜活、通透,看上去厚实且呈现‘板绒状’结构;之二,瞳孔要深邃黝黑,收方自如,面砂抖动相对灵活,但要避免神经质似的收放幅度太大等现象;之三,面砂要呈现‘拉丝’绒球状飘浮结构,相对紧凑且底、面砂时有相互穿插、互补现象,零乱但不松散,排序良好;之四,外封砂最好不要有断裂现象,落差要相对平缓,呈现内拱状为好,瞳孔周围尤其要清爽,面砂有‘抽丝状’经脉延伸穿插至瞳孔,且粗壮有力,血液供给丰富;之五,随着赛季的不断延续,抽丝经脉连接物呈明显的增粗,肥大,变得更加鲜艳、靓丽,高潮期不言而喻,一家之言,仅为参考。
我认为,眼砂无定论,尤其是不能作为赛鸽快速归巢的最终的理论依据,但其中的确存在很深的实践理论,有其相对性,互为协调,相互穿插,值得研究、思考。

    对于超长距离的眼砂要求,其实在以往诸多探索性文章中早已屡见不鲜。一句话,干、老、油、亮、鲜、活;但自我感觉还缺少一个“透”字。其实细心观察一下长距离归巢优胜鸽时不难发现,什么样的砂型结构都有,什么样的眼砂色素都存在,什么样的瞳孔也都有一定的现实表现。但它们却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一个“透”字,底砂面砂透彻见底,互为调谐,互相牵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既然长、短距离赛事作为赛鸽归巢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眼砂结构,面砂构成有着难以割舍的内在区别,那么也就难免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态势,其实所有的这一切对于我们只能是作为一种探讨,一种假设、理想的相对结论,在赛鸽归巢之谜尚未定论的今天,无可否认,‘眼砂翔速论’的确存在一定的市场,包括网友们谈到的能够适应各种气候变化之下的眼砂构成,色素要求,结构变化等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实,中短距离赛鸽的砂型色彩、结构相对来说较为纯正,尤其是已被公认的国外优秀品系鸽,但细看一下其纯正结构的背后确又蕴藏有一种坚韧:紧密、协调、浓烈、鲜透,令人爽心悦目。(如詹森鸽系)而长距离赛鸽,由于长期的日积月累,反反复复,多年的相对遗传,它们过多地呈现出色彩斑斓,变幻莫测的多色素结构,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恰如其分(如杨尔腾、阿列维什、国血名种等等)。至于网上鸽友们讨论的区别于长短距离赛鸽的内外环、眼志、扣线等理论很难一时表述清楚,暂不讨论,也需要大家去共同寻找,于实践中寻求一定的固有共性,一定的内在表现因素,以求共识。

    艳阳高照,来势汹汹。结构较为稀绸且具有良好收缩、抖动性能,层次感较强的眼砂结构之赛鸽往往冲在前面,那些骨架结构较为优秀的外籍鸟更是占据了赛场上的绝对优势,应该说与其固有的良好的爆发力相得益彰。

    其实中短距离放飞与其说是在比血统、比眼砂,不如说是在比鸽体的素质,比鸽主们的调理和训养方法;说一千道一万,没有良好的素质,飞行条件,就是有再好的眼砂结构,再好的血统组合也是徒劳;眼砂只能代表鸽体的一部分,在赛鸽归巢速度方面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一种相应的铺垫,如是而已。

    雾霭漫漫,望眼欲穿。每次放飞遭遇恶劣气候,鸽友们都会有相同的感觉,怎么该回来的了无踪影,一些平常看似一般的“丑小鸭”却首当其冲,且眼砂身段毫无优势可言。其实回过头来仔细想想,排除饲喂训翔等人为因素,砂型结构、眼砂色素在此时也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鸽友常说,晴天看黄眼,阴天砂眼快,绝非没有道理,此毕竟是实践、心血之后的结晶。而此时的短距离快速鸽所拥有的色素纯正较为稀薄鲜亮的砂型也就成了鸽友们的笑谈,失去了“太阳鸟”们固有的雄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远视眼”,更无法发挥其潜在的遗传基因——快速;相对而言一些眼砂色素较为浓烈,性情、性格等方面较为平稳的且身形结构与鸽友们的短距离实战验证大相径庭的赛鸽却一马当先,归巢夺冠,个中原由的确值得鸽友们好好思考。排除气候,人为等等方面的外在因素,眼砂结构、砂型色素等在赛鸽归巢方面的确起到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作用,值得探讨。

    万事相源,在大谈特谈赛鸽眼砂结构、眼砂色素、眼志状况并以此来判定赛鸽归巢速率等等因素的基础上,一定不要忘了赛鸽归巢本身的真正内在的因素,固有的素质:优良的家族竞翔史,高贵的血缘及其本身所具有的超群的体魄,适合竞翔的身体骨骼结构,是否具有良好的飞行条件等等。而作为赛鸽归巢速率因素之一的鸽眼,永远都是一个难解的话题,它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在失败的基础上去寻求相对的一致,综合去评判确实存在着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真正的理论和实践。

                                 天民拙笔
                              2003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