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发布: 2010-5-12 16:37 | 作者: 顾澄海 | 来源: 信鸽365 | 查看: 127269

少吹牛皮多看书-献给跨入新世纪的鸽人

    有人说,“吹牛皮是鸽界的土特产”。
    有一天,和几位同好评鸽品茶,一位鸽兄大谈他的鉴鸽本领:“放阜阳集鸽上笼那晚上,我指出笼中那只雨点雄肯定进前十名,嗨,它果然得第三名,当时许多人还不相信呢!正当他
得意洋洋之际,蓦地里有人猫叫一声:“不吹牛皮不是养鸽家!”话音一落,引起哄堂大笑。
    不知是什么原因,在养鸽界叫得最多的绰号就是什么“老牛皮”、“黄牛皮”、“牛皮阿三”和“牛皮大师”等。我没有去考证鸽界吹牛者为什么多如牛毛,也没有必要去弄清养鸽家是否都会吹牛皮,我只想知道吹牛皮会给人带来什么?  
     吹牛皮者总是“足尺加三”,言过其实,夸大其词。一件事经一个人吹牛皮,三五人接力传递,再回到他本人的耳朵里时,往往是一根鸽毛变成了一只鸽子,吹牛皮者本人也会上当受骗。  
     吹牛皮者总是以为自己的话是绝对正确的。如果有两个持不同观点的吹牛皮者同堂吹牛皮,必然发生“顶牛”,小则互相对骂,大则动手动脚,结果是两败俱伤,给旁人“大饱眼福”。
     我想再和大家探讨一下产生吹牛皮的主客观原因。有一种现象是带有普遍性的,爱吹牛皮者大凡不爱看书,他们吹牛皮的“收支”就是道听途说地“进口”,添油加醋的“出口”。例如 海出版的三本信鸽杂志,《中华信鸽》和《中国赛鸽》在上海的订户有多少,加起来不足几百本,对比上海上万名会员和信鸽爱好者,落差之大,难以想象.应该感谢上海市信鸽协会,每年收会费就含《上海信鸽》的订费,人手一册,无一遗漏。然而到各区鸽会一看,那里海期《上海信鸽)都有大批剩余,无人来领。不词不看,订了也不看,“揿牢牛头吃草”不是滋味。  
    不看杂志的吹牛皮者有一条理由:“这上面的文章都是吹牛皮,不看也知道.”在鸽市经常听到这样一种争论,王牛皮说《翱翔》比《中华信鸽》好;牛皮王说《中华信鸽》比《翱翔》好.问他们“你们看过这两本杂志没有?”回答仍然是“这上面的文章那是吹牛皮,不看也知道。”    
      这个题目,我早就想说了。今天是牛年的岁底年末,是二十世纪最后的日子,中国人有“爆竹一声除旧”的习俗,让我们在跨进新世纪之时,丢掉那些旧东西,丢掉那些吹牛皮不打草稿,说大话不脸红,说假话不心跳,说空话不惭愧的旧习气.笔者希望进入新世纪的鸽人,对别人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谦让,多一点礼貌,多一点尊重.总而言之,少吹牛皮多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