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发布: 2010-5-12 17:33 | 作者: 蔡文龙 | 来源: 信鸽365 | 查看: 131796

中国当前赛鸽特色刍议

    追溯中国的养鸽历史,无论是功用型养鸽,还是娱乐性养鸽,都源远流长。但具体到目前普遍开展,具有体育竞技色彩的现代赛鸽运动,却是步着西方鸽友的后尘,逐步学习借鉴发展起来的,仅有近百年的时间。中国鸽友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善于吸取消化外来赛鸽形式,同时结合本土人文实际,不断在赛鸽活动中加入中国元素,调整赛鸽运行模式,发展至今,基本上形成既与世界赛鸽形式接轨,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赛鸽新格局。

    结合鸽界有关领导和某些鸽友通过会议讨论、文字表述和媒体报道等渠道,就当前中国赛鸽特色问题发表的不少见地中肯的看法和意见,笔者认为当前除台湾一地独有的海上竞翔特色外,中国赛鸽运动主要形成了超远程信鸽比赛广泛的公棚赛鸽幼鸽千公里竞翔等三大特色。明确上述三大特色,对于我们把握今后赛鸽运动的着力点,推进赛鸽活动向纵深发展;同时加强我们与世界鸽坛的交流,促进国外鸽友对中国赛鸽活动的了解,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本文就此谈点个人见解。

     一、经过中国几代养鸽人大胆探索,努力拓展,现已形成较大范围、颇具规模的超远程赛式,是中国鸽界对世界赛鸽运动的一大贡献。

    中国的现代赛鸽运动于上世纪初尚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时期的发端之时,主要是由上海养鸽先辈从模仿和参与西侨的赛鸽活动开始的。当时的赛程重点与西方时至今日依然追捧的巴塞罗拉赛式一样,主要在1000公里空距的长程比赛上。由于中国革命使中国社会政治发生四海翻腾,五洲震荡的重大变化,中国社会与西方世界曾出现的长期隔绝状态,使中国赛鸽形式也与昔日的学习对象西方鸽坛完全脱节。加之中国辽阔的鸽子放飞地域条件,给中国鸽友尝试向更远的方向拓展竞翔空间,以满足人们探索与进取的追求提供了可能。故在相对封闭的环境条件下,突破1000公里,逐渐到1500公里,再提高到2000公里,及至发展到2000公里以上,终使不同于当前世界鸽坛通常赛式的超远程竞翔在中国应运而生。近些年来,上海、江苏等地更将超远程竞翔的空距延展到3000公里左右,令人惊异。

    一般来讲,我们将1500公里空距以上的信鸽竞翔界定为超远程比赛。按此标准,美国与澳大利亚也依托其幅员辽阔的地理条件,举办有超远程比赛,但像中国这样,比赛的范围之广,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规模之大,成为不少省市区每年竞翔安排中的固定赛项,是绝无仅有的。中国改革开放后,在中外鸽事交流中,我们在看到国外先进的赛鸽理念、培育的优秀赛鸽品种,合理的赛鸽方式的同时,外国鸽友也曾惊叹过我们国家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超远程赛鸽。记得改革开放之初,没少看到日本鸽友、台湾鸽友出高价引进中国大陆超远程赛鸽的报道。中国鸽友通过数十年埋头苦干,不断探索与挑战赛鸽飞翔极限,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超远程赛式,培养出一大批适宜2000公里左右赛飞的品种品系,完全堪称中国鸽界对世界赛鸽运动的一大独特贡献。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虽然目前鸽界有不少有识之士,超远程赛式爱好者将超远程的距离继续远推,已经将竞翔活动延伸至3000公里,但是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社会进入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生活中的急功近利、心性浮躁风气也不可避免地影响鸽事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此情形下,鸽界追求短平快的中短距离竞翔风气日盛,相应原来在鸽子放飞上越远越光荣,被诸多鸽友尊崇的超远程赛鸽与赛式日渐受冷落,被边缘化,很多国血超远程优秀赛鸽沦为遭淘汰的境地,十分可惜。有鉴于此,我认为目前本着爱护与保护中国赛鸽特色的思想,巩固和完善我国的超远程赛鸽项目十分必要,迫在眉睫。

    首先,既然是中国特色的赛鸽项目,超远程赛式就有必要得到中鸽协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根据各地的赛鸽历史基础和地域条件,像目前较热门的中长距离竞翔一样,确定几个国家级的超远程赛事,解决超远程赛鸽难度大,负担重,回报低的问题,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补助与扶持超远程项目的开展。其次,要将超远程赛鸽的赛飞距离、比赛时间、活动程式固定化,标准化。我的观点是各级鸽会认可与组织的超远程比赛原则上以1500至2000公里之间为宜,超出距离标准的放飞活动一般由动物科研部门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开展动物飞行极限试验;或者由少数有兴趣的鸽友,如前些年已故鸽界精英姜晨光与山东杨传道等鸽友那样,私下进行3000公里的实验性放飞。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将超远程赛距控制在1500公里以上,2000公里以下,在损失率较大的超远程比赛中,能够保证有一定的归巢率,使相当的参赛鸽友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可以增大超远程赛鸽活动的吸引力、参与度;同时,作为组织赛鸽的团体组织,也可以以科学实验为依据开展竞翔项目,体现科学发展的赛鸽理念,避免过度超越赛鸽飞行极限,举行目前条件下损失率极高、途中死亡率极大的3000公里竞翔。

    二、目前国内四面开花、超常规发展的公棚赛式,已成为特别适应中国赛鸽土壤、气候,终将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一朵奇葩。

    目前在我们的赛鸽生活中如火如荼,甚至让人有些眼花缭乱的公棚赛式,也是我们借鉴国外形式多样的赛鸽方式,自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赛鸽运动对外交流的出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国内的舶来品。从1990年福建石狮创建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公棚起,接着湖北武汉、江苏南京创办公棚,北京鸽友与荷兰鸽友联合举办公棚,经过这些最初开拓者的尝试、探索,发展至今,其间虽然有过不少磕磕碰碰,起落沉浮,最初的赛鸽公棚有的提档升级,生存与发展空间被不断拓宽,有的在鸽界已烟消云散,没有踪影,但总体上的发展势头异常强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公棚赛式逐渐遍及全国,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

    据中国信鸽信息网“各地公棚”栏提供的数字,全国进入该网站信息平台的25个省市自治区开办的公棚高达193家,若对全国各省市区的赛鸽公棚进行完全统计,全国公棚数当在200家以上。这样的发展规模放在世界赛鸽运动的格局里进行考量,犹如男人成长过程中脸上后长出的络腮胡子,远远超过先生的眉毛,是欧美、南非及亚洲等早于我们开展公棚赛鸽活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不能企及的,充分反映了公棚赛事在我国赛鸽环境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远大的发展前景。

    分析公棚赛事在我国超常规发展的成因,首要的一点还是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崛起,为公棚赛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体制条件与物质经济基础。赛鸽公棚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经济转型,赛鸽由过去纯粹的娱乐性活动向商业化模式转型中形成的产物,是由赛鸽活动的商业投资者按照赛鸽运动规律、赛鸽活动规则从事的商业营销行为。没有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背景,就不会有由赛鸽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公棚形式的存在。也是由于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不少的中国人,包括诸多鸽友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终于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有的达到先富目标,这就为公棚的纷纷创建和鸽友的趋之若鹜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

    其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城市建设的层次提高,环境卫生要求的严格,对传统的粗放式养鸽活动产生较大的约束性,于是,像国外那样,借助寄养制、公棚赛缓解城建环保压力,不失为另辟蹊径涉身赛鸽运动的一条门路。

    再次,公棚赛形式也迎合了经济条件得到改善,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鸽友较普遍的博彩心理。在一个产生“麻将文化”的国度里,这是一个应予正视,难以忽视的因素。惟其如此,我们的管理层才能有的放矢地启动调控与监管措施,既营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明开放赛鸽环境,多形式多渠道活跃和刺激赛鸽活动的开展;又把握好赛鸽运动发展方向,促进各项赛鸽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在明确上述我国公棚赛鸽蓬勃兴起原因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近年来,由于赛鸽公棚发展快,势头猛,公棚赛鸽也面临亟待理顺与规范的问题。

    理顺就是根据国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位鸽友养鸽条件、背景上的差异,建立不同经济档次、不同放飞距离、不同时间安排的公棚比赛形式,像商品营销一样启动赛鸽公棚满足参赛者多种需要的商业属性,针对不同方面鸽友存在的不同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的花色品种。具体来说,在公棚的收费、奖励标准上形成大体相同的高、中、低及特殊确定的档次差异,对于千万元以上的巨额奖励公棚要予以适当控制,本人建议对于与国际上著名的南非百万美金层次的赛鸽公棚,国内只宜在北京、上海两个国际大都市各设一个同档公棚就行,以与国外的同类赛事相对应,不宜过多过滥,避免产生豪赌成风的示范效应。在国内主要还是以多数鸽友能够承受,赛鸽实体得以正常运转的大路性普通公棚为主。在公棚赛的赛事安排上,也有必要改变目前千篇一律的三、五百公里竞赛项目,远可以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尝试举办千公里公棚赛,近可以搞缩短一些养赛时间与距离的百日龄公棚赛。把公棚赛开展得花样翻新,丰富多彩。

    规范就是在公棚运行的全过程中必须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竞赛规则办事。目前,国内公棚赛鸽总的来说已成气候,渐入佳境,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是,公棚管理上披露出来的某些有欠公允,甚至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问题,是困扰公棚赛鸽的矛盾焦点,成为严重制约公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严格执行竞翔规则,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落实公棚赛事,是公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公棚作为市场经济运转中的实体,伫立于赛鸽经济领域,既受市场无形的手汰选,即诚信公棚会受参赛鸽友的追捧,无良公棚会被市场无情抛弃;又更有赖管理层平时的规范教育和严格监管。因此,在公棚的赛事审批、奖金监管、鸽事操作、训赛规范等环节加强事前管理,做到未雨绸缪,较之于亡羊补牢更具主动性。

    三、立足赛项的开拓创新,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鸽友在千公里幼鸽竞翔上的成功探索与挑战,堪称当今世界鸽坛一道这边独好的风景。

    当年幼鸽参加1000公里左右的长程比赛,有的还取得较好的赛绩,在赛鸽活动中并不罕见。甚至不足一岁的赛鸽参加2000公里左右的超远程竞翔,胜利归巢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报道,也曾见诸于国内的赛鸽媒体。但是,将幼鸽千公里竞翔活动全面推开,实施规模化的放飞,形成一个常规性的赛飞项目,却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正大集团与地处大陆中部的湖北鸽界顶着国内诸多不同意见的压力,自2002年举办首届“正大杯”启步,在赛鸽项目上对传统赛鸽定式的一次突破与创新,对幼鸽千公里翔能的探索与挑战。

    从2002年起最初几届颇具实验性质,完全的千公里幼鸽赛,到收到预期效果后日趋成熟,“正大杯”调整为综合性赛事中的幼鸽组项目的情况看,截至2007年底止历时六届“正大杯”幼鸽千公里竞翔均取得园满成功,鸽友参赛面、赛鸽参赛量,比赛归巢率,优胜鸽飞行速度都达到和超过了预期目标。自第一年就较大面积地出现千公里快速归巢的幼鸽群势后,每年的比赛效果基本上呈不断递进状态,说明了千公里幼鸽竞翔项目开发后,随着鸽子的适应与进化,适宜的优秀幼鸽普遍具有胜任千公里飞翔的潜能。“正大杯”千公里幼鸽竞翔也因此在鸽界得到广泛关注与肯定,成为目前中国鸽坛一个十分响亮的品牌赛事。

    在立足开拓创新,具有革命意义的千公里幼鸽比赛项目推出初期,鸽界的微词是较多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嫩竹不能负重,幼鸽放飞千公里赛事不符合赛鸽生理、运动的成长规律等方面。笔者也曾是幼鸽千公里赛事的持不同看法者,并以国内养鸽前辈总结的 “三步训赛法”与西方赛鸽强国实施动物福利法规,禁止当年幼鸽参加500公里以上比赛的举措为依据,对千公里幼鸽竞翔项目发表过异议。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品牌赛事“正大杯” 千公里幼鸽竞翔的成功,不仅对我们头脑里的传统观念是一场冲击与革命,而且是让我们站在整个世界赛鸽运动的制高点,突破既定的框框调调,敢闯敢冒的开创之举。我忽然感到,过去曾被我视为不支持千公里幼鸽赛项目理由的国外动物福利规定,恰恰是我们超脱樊篱与限制,填补空白,创造人无我有,形成我国赛鸽“风景这边独好”特色的良好契机。

    当然,由于我们以“正大杯”为标志的千公里幼鸽赛项目开创的时间不长,下一步广泛宣传动员、全面推广实施千公里幼鸽比赛项目还有一段路要走。为此,我再重述个人曾在不同问题讨论中,就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千公里幼鸽赛项目提出过的两点建议:

    一是建议国内各地有条件的可考虑组织进行千公里幼鸽赛,以不断丰富赛鸽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在原千公里赛鸽安排中,单独设置一个幼鸽组的分组项目,实现千公里幼鸽赛从点到面的扩张;中鸽协牵头组织的全国性千公里赛事,如被誉为中国巴赛罗那赛式的“五省一市”千公里联翔,有必要在一场比赛中,将能分设的诸如综合排名、成鸽排名、幼鸽排名、雄鸽排名、雌鸽排名等明细项目都分设开来,率先使千公里幼鸽赛的结果得以单列,便于专项考量。

    二是建议鸽界有实力、有热情的实业家积极争取中鸽协与各地赛鸽主管部门的支持,周全策划、积极稳妥地在适宜的地理、交通、经济与气候等相关环境条件下,创办千公里幼鸽赛公棚,使各地千公里长程赛好手在一个可比的平台里PK,最终达到让国内鸽友在更赛泛的范围里切磋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千公里幼鸽竞翔整体水平的目的。同时,吸引国外爱好与擅长幼鸽赛,而在其所在国家受动物福利法规限制的高手,来中国公棚参加千公里幼鸽竞翔,使中国的特色赛事面向世界,进一步提高中国赛鸽运动的知名度、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