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各地公棚 各地协会 俱 乐 部 各地鸽舍 信鸽商城 鸽业大全 分类信息 专题报道 问 吧 信鸽百科 天气查询 鸽友论坛
P K 信鸽知识 信鸽资讯 失鸽园地 鸽友图库 名家专栏 视频播客 在线电视 精彩日志 杂 志 鸽友家园 地图查询 会 员 区

发布: 2010-5-12 18:56 | 作者: 贾琨 宋俊平 | 来源: 信鸽365 | 查看: 124093

买外系看实力 玩家越来越理智


    现在,国内的大多数鸽友在购买种鸽时,已经不再看中是否为外系与铭系,更注重的是赛绩发挥。鸽友追求的是赛绩,稳定家族史是参考的依据,若铭系参赛不能得奖,与垃圾无甚两样。为何如此,得从我国的信鸽的发展过程,分别看待。

    一、国血鸽专长落后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富裕,开始追求各种业余体育运动。此时,各级信鸽协会茁壮发展,会员人数开始膨胀。种鸽供求不足的情况下,购买到货真价实的铭系血统鸽是每个新入门鸽友的迫切愿望。但供求矛盾与经济利益双重刺激下,多数养鸽家为利益所驱,减少参加竟翔次数,加大繁殖量出售种鸽,有的甚至闭门造车,制造所谓的“品系鸽”。但事与愿违,该方法不仅没有使信鸽品质提高,而且导致许多鸽友在引种后,参赛发挥不理想,产生“换种”的愿望。由于多年的中远程定向培育,国血鸽的特点表现为,近距离不快,远程能归飞行速度慢,好鸽仅为凤毛麟角。由于国门闭塞,信鸽交流少,许多品系的信鸽由于多年种内繁殖,国血鸽之间融合性较差,快速飞行特点与专长不突出。

    二、外系的开始引进

    此时,引进的台鸽以及部分台湾天落鸟,热极一时,部分人利用他们与品质下降的国血鸽同场竞技,飞出了不少名次。但毕竟大多数的台鸽难以适应大陆当时的中长程赛制,红极一时的台鸽慢慢离开了大多数人的种鸽棚。加之大多数台鸽为天落鸟,血统不清,部分人认识到血统清晰的重要。90年代中期,中国种鸽舍、龙园鸽舍开新中国从国外引进种鸽之先驱,并为大多数鸽友提供了优良的种鸽,间接实现了创建品牌的同时,也创造了经济效益。

    出售种鸽可创造不匪的经济效益,自从引进国外种鸽的大门被打开后,国外名家、国外信鸽繁殖场,以及台湾赛鸽家纷纷登陆中国。他们注意到了中国存在的商机,抢滩中国信鸽市场。开始他们都比较谨慎,仅派少许特别优良的信鸽参加中国的公棚比赛,夺取名次,形成眼球注意力,为出售信鸽打开了销路,逐步国外铭系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

    三、铭系与小资消费

    与此同时,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出现大部分“小资”与“爆发户”,并且舆论导向与电视广告上,也促成了小资消费结构的模式。购买铭系鸽不仅可以得到品质的保证,而且可以迅速比赛见效,此时购买品系鸽是聪明人的体现,更是身份的象征。小资消费不仅促成了铭系鸽高价走俏,更由于当时国外名家急于开发中国信鸽市场,不得不出售了部分当红种鸽。在小资与优良种鸽的相互促进下,中国信鸽市场形成了一种不成熟的观念,那就是:“如果养信鸽,你棚中没有外系鸽就落伍,不能叫真正的信鸽家”。由于舆论导向的偏离,许多鸽友甚至为此付出了“洗棚“的代价,引进并不需要的外系以充实门面。但外系鸽真正发挥好的毕竟是少数。除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的多数种鸽,其子子孙孙仍可在大型比赛中不断夺取名次外,近年引进的外系却很少有真正“出路”的。

    四、外系引进混杂时代

    “外系”的市场太大了,信鸽供不应求,个别国外名家减少参赛数量,忙于育种向中国市场出售,有的甚至把国外的“天落鸟”转入中国市场,导致进入中国的外系信鸽品质下降。而大多数先富起来的鸽友便在此时高价购买了这些外系鸽,它们作出的外系仔代,在所在地的鸽会与俱乐部竟翔成绩未见上升反倒下降,有时甚至连归巢都难,反“洋垃圾”开始声声入耳。但作为聪明的投资者,必定能更快地找到收回投资的方法,否则这些人就不可能先富起来,这个方法就是采用“鸽海战术”。

    五、公棚前期不规范时代

    参加更多的竞赛是每位鸽友的愿望,公棚的迅速成长与建立适应了时代要求,也为外系投资者找到了得到回报的有效方法。购买者反正投资也不小,要得到回报就必须不断地投资,采用“鸽海战术”成为大多数失意者的常用手段。众所周知,大多数外系适应短距离发挥,只要少参加中距离以上的比赛就可少丢鸽,甚至还可以夺取好的名次。由于公棚是新生事物,当时中国信鸽协会对之没有形成良好的控制体系。不成熟和不规范的公棚,放飞距离缩水是常事,500KM比赛放飞甚至不足400KM。更有甚着,有个别信鸽协会或个人,不仅私自组织外系信鸽的拍卖会,在鸽会组织的比赛中也采用放飞距离缩水的手法,直到被中国信鸽协会暴光批评。此时,个别公棚与鸽会,放飞成绩异常出色,分速创记录是常事,外系鸽经常包揽前位名次,发挥出色属理所当然。但这些所谓的优胜鸽被卖到新鸽主家后,育出的仔代参加正规的比赛时,别说夺取名次,归巢率极低,成了一种另类的垃圾! 

    六、信鸽比赛的规范时代

    “盛极必衰”是不变的规律。中国信鸽协会制定了严格的公棚竞赛规程,规定了公棚的职责与义务,特别强调了比赛距离的误差范围。要求规范后,比赛情形就不同了,请参阅2004年秋,国内各地的公棚比赛精英榜可见,各个公棚的冠军鸽分速与当日归巢率,突然间创历年最低,有个别公棚甚至当日归巢不足10羽。许多专打公棚比赛的名家纷纷戗羽而归,其中不乏在某一公棚参赛30羽以上者,当日竟然无一归巢。公棚比赛成绩显现:当今的冠军鸽在飞行速度上与十几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任何提高,,只能说归巢率稍有提高。要说进步,只能说,养鸽参赛的在数量上是从前的十几倍,信鸽的喂养条件比以前好了若干倍,至于信鸽品质是否真正提高多少,非常值得怀疑。04年秋,公棚获奖的鸽主,大多名不见经传,许多优胜信鸽仍保留了适当比例的国血。不知见到此真实的比赛情形,那些曾忍痛“洗棚”的鸽友会怎样痛心?信鸽本无种,培育在主人。

    六、与世界信鸽比赛接轨

    要想使中国信鸽在世界扬名,就必须不断地参加世界大赛。近年来,国内不少鸽友参加了世界信鸽锦标赛、南非太阳城比赛。夺取好名次的信鸽大多为抗逆性优良的信鸽血统,或多或少掺有超远程国血的血统。这些鸽友从国际大赛中得到经验教训,体会到国内公棚的弊病,开始注意到国血鸽的优良价值,促使国内鸽友的养鸽观念进行转变。上海市中荣赛鸽育成中心的林信涌先生,为新鸽友中的首要代表。他花重金引鸽,放飞淘汰,定向培育,进行抗逆性强的赛鸽品种选育,其理念之新为鸽友钦佩。

    七、中远距比赛是鸽赛主流

    短距离比赛,见效快,够刺激,几个小时见分晓,参赛机会多,符合现代人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但比赛鸽子成群而归,好天气更为突出,胜负取决于鸽子进棚速度。短距离比赛要夺冠军,除鸽子要有质量,更受赛鸽的竞技状态,体力状态的影响,运气占据了主要地位。中远距比赛,是检验鸽子质量最有效的方法。欧洲信鸽比赛的重点是600公里以上,这种理念促成鸽子应越养越好。多数欧洲人认同距离产生美,也唯有实力的比赛,才能取得崇高荣誉,认同中远距比赛夺取名次且遗传性好的品系,才是最有价值的种鸽。

    更快、更好是赛鸽运动的不断追求,但金钱诱惑下的短距离比赛,很难体现鸽子的真实质量。以质量为基准的规范竞赛,才是提高鸽子品位的可靠途径。越来越多的鸽友在信鸽比赛中,开始注重当日归巢不足百羽的名次鸽,而远远不是那些短距离优胜鸽。

    八、引种的理智时代

    经过多年的引种,国内的外系鸽越来越多,在不发达的偏远山区和农村,外系鸽也为数不少;各种品系的信鸽杂交后,已经没有明显的品系特性之分,没有最好的品系,只有最好的赛鸽与种鸽。引种就是为了参赛,不管什么品系,只有飞出优良成绩且遗传良好的信鸽才是好信鸽。通过不成功的引种,许多人吸取教训得到了经验,养鸽观念逐步成熟。

    而且社会舆论导向走向平民化消费,国民的消费观念成熟了许多。鸽友注重投入产出比,攀比消费成为不成熟人的标志。现在信鸽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很少再有人会高价购买自己不需要的所谓铭系,惟有赛绩。2004年秋,国内公棚获奖鸽拍卖价格最高者,不是含外系的冠军,而是公棚比赛4名,因为其为纯“国血”鸽。并且,江苏省的哈密冠军(纯国血),身价近百万,时代没有变,是鸽友更成熟了,正应了老邓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耗子就是好猫。